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研究(5)

来源:青少年体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5 10: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刘天明,石红宇.网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3] 刘天明,石红宇.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 徐鹤,郑欣.关系泛化与差序传播: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及其人际交往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8).

[5] 杨巧.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

[6] 廖志林.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07,(5).

[7] 戚鸣.网络暴力道德“普世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

[8] 赵呈晨,郑欣.共享式传播:青年同辈群体中网络语言流动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

[9] 江南,庄园.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10] 李军政,张建,王德良.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运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8).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9 年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 年底,中国网民数量继续平稳增长,已达8.29 亿[1]。 与此同时,与网络伴生的网络语言凭借其简捷、另类、趣味性等鲜明特点逐渐为网民们所接受和推崇,发展迅猛且神速。 随着青少年普遍触网并日益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他们对网络语言的传播使用愈益频繁。 如何应对网络语言这一新贵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和冲击,已成为青少年教育亟需解决的课题。一、网络语言界定网络语言特指网络传播或电子计算机联网中所应用或触及的所有相关术语[2],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而孕育出的一种新兴的变异化的社会方言。 于根元参与编著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将网络语言词汇划分为三部分: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软件、局域网、宽带、登录、病毒、调制解调器、浏览器、防火墙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黑客、第四媒体、电子商务、虚拟空间等;三是网民在论坛、QQ 和聊天室等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词汇和符号, 如:给力、菜鸟、酱紫、膜拜、跪舔、B4、网虫、MM、吃瓜群众、禁言、点赞、灌水、囧、886、尴聊、520、1314、打call、Zzzz、:)等[3]。本文的网络语言即特指这第三类, 即虚拟网络世界的特定语境下, 网民在网络社交时所使用的具有独特风格的约定习语,通俗的说就是网民所说的网话。网络语言具有简单便捷、诙谐幽默、灵活前卫生动等优点,一定程度上丰富并补充了现代汉语的词汇内容,满足了人们网络交际的表达需要,增加了汉语言的活力和表现力,但网络语言也是把双刃剑,存在着诸如偏离语言规范、生搬硬造、乃至不文明等语言失范问题,如果任由网络语言不加规范地恣意野蛮生长, 不仅冲击和污染汉语言的应用交流,导致汉语危机,而且会严重破坏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极为负面的影响。二、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消极影响分析在无所不在的网络影响下,网络语言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渗透到青少年群体的日常学习和娱乐当中,已成为青少年的时代语言,在青少年中呈泛化使用倾向[4]。 青少年辨识能力低,尚处于初级学习阶段,失范的网络语言不仅对青少年规范语言文字的学习造成冲击, 而且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和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恶劣影响, 成为失范的网络语言最直接的受害者。(一)影响青少年语言规范化学习生动传神、简洁凝练、新颖有趣、别具风格、直观形象的网络语言契合了青少年时尚前卫、张扬个性,爱求新求奇、反传统叛逆等心理成长特点,颇受青少年群体的偏爱与青睐,他们不仅在网上聊天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 而且将其广泛运用延伸于现实生活中来彰显个性,张口闭口“Q 我、么么哒、雷人、哇塞、OUT、PK、小Case、I 服了U”,甚至“累觉不爱、大神、悲催、Duang、羡慕嫉妒恨”等网络词汇出现在青少年相对正式的作文等日常生活当中, 形成了一股蔚为壮观的青少年网络语言潮流。网络语言生成自由随意,缩略谐音、英汉杂糅、语法错乱、胡乱套用等不规则和失范问题层出不穷:譬如,奋发图强变成粉发涂强、泱泱大国写成央央大国等等,错字别词连篇;再比如童鞋(同学)、神马(什么)、杯具(悲剧)等网络词汇,本身就是键盘书写错误所致的对拼音的误读, 根本不适合用作语言学习的材料;而像“人艰不拆、细思恐极、不明觉厉、喜大普奔、十动然拒” 等新造网络热词根本不是按正常的构词规律创造出来的,如果不结合原句的解释基本上不知所云;而如“PP”之类的缩略词,有“漂漂、怕怕、屁屁”等多种意思,词义暧昧模糊,交际使用时难免让人揣摩不透,无所适从;另外,网络语言语句多以短句为主,较为口语化,逻辑性差,结构松散,诸如“吃饭ing、网络大V、out 了、hold 住、joking de”等短语,将英文缩略语直接嵌入汉语表达系统之中遣词造句, 违反语法和结构规则,更是显得不伦不类......总之,网络语言背离传统语言规范,呈现出的是一种无序和拼凑的混乱状态,这种失范的网络语言在青少年中的泛化是极其不利于学生正规语言学习, 对于年轻一代规范语言教育及语言素养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也是百害无一利。语言的学习是一个使用、积累的过程。通过对规范语言文章的学习,学生积累汉语言文字知识,打下扎实的汉语知识基础,形成健康规范的语言应用习惯。青少年时期是语言学习和培养的最佳阶段,如果在这一关键时期,一味沉迷于模仿翻造这种偏离标准汉语构词规律的网络语言,将会与所学的语言规范混淆冲突,干扰和误导汉语标准语法规则的掌握,不利于青少年汉语言知识和语言审美品味的学习与提高,对他们正常的文字表达的学习和运用产生不良影响。 量变引起质变,乱用错写惯了,久而久之便会习以为常,青少年还未稳固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受到冲击而逐渐弱化,很容易养成不使用规范字和规范表达的用语习惯,而这种坏习惯一旦形成是难以改正的。 而那些热衷或痴迷泡网的青少年多数是不爱学习、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倘若他们过早过多地接触不规范的网络语言,恶性循环,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成长势必贻害无穷。(二)低格调的网络语言对青少年道德价值的冲击语言往往体现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在网络语言交际中,人们同样应该遵守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礼貌规范准则,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能量。 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及缺乏监管等原因,网络语言存在趋粗鄙化、庸俗化的反文化倾向,涌现出一大堆品味格调低下、浅薄鄙陋的低俗网语。有辱斯文的屌丝等词在网上和现实生活中大行其道,充满了低级趣味,有违文明风尚的“装逼、傻逼、撕逼、牛逼”等逼族词和“靠、然并卵、小鲜肉、尼玛、蛋疼、土肥圆、狗带、你妹、矮穷挫”等类型的网络词汇大张旗鼓地广泛流传,令人生厌。 内涵恶俗猥琐的脏话粗话有恃无恐地横行于网络,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启齿的粗劣污浊之语被堂而皇之地贴到了网上。 有人故意起轻佻下流的网名,网络留言板出口成“脏”成家常便饭,各类下流脏话随处可见。 更有甚者,故意曲解词汇原意,将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语义无情丑化,如“神童”等同于“有神经病的儿童”,“天才”指代“天生的蠢才”,“偶像”成了“呕吐的对象”等等。 而诸如叫兽、老湿、砖家等等的调侃恶搞更是屡见不鲜。 总之,在网络语言的世界中,粗鄙的低俗语竟呈肆意泛滥传播之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受到威胁和挑战。 网络语言中这些粗言俗语,是语言中的糟粕和垃圾,在幽默搞笑包装背后实质是对价值观的侵蚀[5],不仅污染了语言环境,而且拉低我们的文化品位,败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文化生态环境[6]。青少年可塑性较强, 这些低格调网络语言的任意泛滥对好奇模仿心强、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正处于心理叛逆期的青少年学生言语文明和道德修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恶劣影响,会把孩子引入思维误区,不仅导致青少年语言素养下降,而且造成青少年道德意识模糊,不利于其良好社会道德观的养成。 长期浸润于低格调网络语言之下,年轻人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不可避免地陷入庸俗自娱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其语言行为也势必会逐渐走向庸俗化、粗俗化、低级化,这对于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三)网络语言暴力对青少年身心的负面影响“在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络的虚拟匿名的语用语境及缺少法律监管,导致网络语言暴力在网络空间中肆虐蔓延。 无论是打开贴吧、论坛或网上讨论区等公共言论区域,还是浏览时事热点的网友留言或评论,随处可见“脑残、恶心、变态”等恶意留言或过激性恶搞言论,只要是女性受害者几乎都遭受到过言语上的性侮辱,打着爱国或道德幌子的道德绑架帖和诅咒帖在朋友圈或QQ 空间经常出现, 代表性的网络语言暴力事件更是不胜枚举……网络语言暴力反映了网民的盲从和随大流心理,对事物的评价极端而偏激,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在所谓社会正义感的驱使下,网民在群体情绪影响下缺乏理性思考,往往凭借自身的主观臆断,不论是非真伪,想当然地对事情下对错的判断, 不加辨别地对自己不认同的人或事使用粗俗、 诅咒或侮辱歧视性的暴力语言文字 (例如,GUN、TMD、BT、NND、草泥马、变态、人渣、龌龊等等)进行恶意攻击和诋毁[7]。 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根本就没有核实新闻的真实性, 也可能根本不知道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前因后果,只是道听途说而后人云亦云地跟风谩骂和发表攻击性、侮辱性的过激言论。 这些恶语相向的语言文字超越对事件正常的理性评论范围,侵害被攻击对象名誉、隐私等合法权利,致使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心理情感遭到侵犯和损害,破坏了当事人及其亲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更严重污染了整个网络舆论环境,制约了整个网络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青少年涉世未深,正处于寻求群体归属的心理需求阶段,有着融入同辈群体不落伍不被边缘化的强烈从众心态。 他们缺乏充足的人生历练和社会经验、心理及价值观也不够成熟,对互联网上真伪难辨、 鱼龙混杂的繁杂信息的辨别和评判能力差,尤其是受到一些煽动信息刺激和诱惑的时候,很容易受群体情绪的影响而盲目跟风和附和。 除此之外,网络开放、隐匿、不确定的陌生化语言环境,又使他们产生不必为言行负责的错觉,在伸张正义的名义下,更使得他们肆无忌惮地恶意攻击谩骂声讨和情绪发泄, 不自觉地陷入网络语言暴力的泥沼之中而不自知。 在以暴治暴的网络语言暴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青少年对自身心理活动的觉知与调节能力不断降低,在自我接纳、人际关系、价值选择判断及情绪控制等等很多问题上产生负面的消极认知, 这些都不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他们健康心理、成熟性格的养成。(四)过度沉迷于网络语言,不利于青少年的交际与社会化网络语言是以网络为存在前提的非正式语言, 是网民群体在网络这一特殊的交际语境下, 沟通交流时所创造使用的语言媒介形式,应用具有局限性,未被社会普遍认可和广为接受,其使用权限范围本不应超越网络这一虚拟的言语圈子。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并将其滥用于日常生活的语言领域,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群体的语言及书写能力, 而且造成语言的晦涩难懂,阻碍语义的准确传达,产生信息传导偏差,增加了人们的理解难度,导致沟通障碍和交际不当问题的出现。酱紫、粉圈、灌水、ORZ、安利、BF、Ps、BT、同人、CU、入坑、套路、本命、9494、-〈、∶(等等好似密码或黑话的术语行话,对不常泡网的外行人来说, 若无密码本解密, 可能完全不知其话语意思。 “PLMM,你造吗? ”能看懂这话是什么意思吗? 话都看不懂,如何更进一步顺畅交流。 另外,网络语言缺乏稳定性和长久的生命力,生成、普及、淘汰和演变极为迅速,曾爆红一时的火星文、以及像蓝瘦香菇、洪荒之力、安利那样昙花一现而后销声匿迹的过时的网络词汇不胜枚举。以这些更迭频繁、隐秘晦涩 (一旦离开网络语境难以理解) 的网络用语作为学习素材,用在日常交际之中,满篇、满嘴尽是普通人看不懂的网语,怎能顺畅交际、流畅沟通? 如果老师看不懂学生的作文,家长听不懂孩子说的话,日常生活都没办法正常有效沟通,推而广之如何与社会交流,如何融入社会,青少年的社会化更谈何说起。 另外,由于对网络语言掌握及认知不同,不仅导致与父辈的代际沟通冲突, 而且在青少年群体内部同辈中间的代内互动中也会出现交流隔阂和差异问题[8],同样不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网络与现实对于语言使用的要求是不同的。 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交际环境,网络虚拟世界的交流通常是以架空年龄、职业身份等方面的差异为假定的交际前提的,没有绝对的权威,交际双方不受时空条件、身份角色的限制畅所欲言,网民彼此之间关系平等。 如果不考虑网络交际与现实交际的这种差异性,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地随便滥用网络语言,不仅会影响社会交际,更会影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因为习惯了在虚拟的网络中通过网络语言无所顾忌地宣泄情绪和情感, 在面临现实的社会交流时, 必然很难适应现实世界交际的诸多限制和要求,陷入表达不当甚至钝化到失语的迷茫之中,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与社会脱节,造成网民网络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的分裂与矛盾,进而产生心理挫败或社会调适障碍,影响现实的人际拓展与交往。甚至有人因此走向逃避现实社会的极端,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产生成瘾、孤独等异化行为,而患上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等,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养成和社会化,出现生存异化[9]。三、网络语言环境下的青少年教育策略针对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冲击和负面作用这一事实,我们应积极面对,多管齐下,采取适当的规范治理措施,引导网络语言健康稳步地发展。(一)加强学校基础语文教学,提高青少年语言规范意识加强学校教育,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网络语言规范化教育和引导,使学校成为规范语言的首要阵地。一线的语文教师应立足规范语言的教学, 通过用优美规范的语言材料对学生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的正面引导与训练的教学, 提高学生感悟规范语言文字魅力的能力, 培养学生优雅的语言审美品位和语言素养,提升学生运用规范的文字、语法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习惯。另外,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在发掘网络语言教育价值基础上适当渗透一些规范语言价值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鉴别、评价和甄别网络语言,明确网络语言的使用语境,趋利避害、恰当慎重选择使用网络语言,尽量避免网络语言书面化,培养青少年健康规范的网络用语习惯。学校应开展广泛的校园宣传,通过主题班会、团队辅导、社会调查、演讲演示、专题报告、广播电视和专题讲座等方式,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语言观, 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知并防控网络语言暴力行为。另外,做好学生理性上网、文明上网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网络道德意识, 也是学校宣传教育的应有之意。当然更重要的是,学校应努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阅读经典著作的第二课堂等等,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减少学生的上网时间,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二)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推动网络语言规范标准化首先, 把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工作纳入法制轨道, 依法治网。国家相关部门应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础上,强化立法,制定对网络用语加以健康有益引导的法律法规,确定网络语言的语用环境, 尽量将其限制在网络的使用范围之内[9]。2012 年,教育部就出台规定,高考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等等, 这些举措对于对推进网络语言的规范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对于建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有序的语言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的。其次,健全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网络发展特点出台切合实际高效全面的具体管理规范, 将网络行为纳入法律规制范畴,依法加强对网络活动的监管力度。 具体而言,就是要严格规范和治理不良网络言行, 加大对网络语言暴力行为的惩处和防治力度, 对于在网上散布流言蜚语、 恶意中伤诽谤他人、 侵犯他人隐私等网络语言暴力行为, 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形成文明、清新的健康网络使用语境。(三)提高媒体职业道德素养,引导舆论导向媒体拥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肩负着语言规范化和传播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媒体从业人员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职业文化素养,正向引导网络舆情,对全社会的语言规范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使用国家标准的语言文字,带头慎用网络语言,倡导行业自律。 坚决取缔通过庸俗网络新词或标题来寻求关注度的行为。信息发布尽量做到用语严谨规范,合理使用和发布推出文明、正能量、格调高雅的网络用语,同时加大正确语言观及规范观的宣传和教育, 提醒网民在网络公共空间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文字交流,培养民众的语言自律意识和网络道德观念,营造健康向善的网络舆论环境。紧扣青少年群体实际,在科学语言规范观培育的基础上,发挥媒体对青少年健康的社会道德思想观念的培养和引领作用, 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观与网络话语有机结合,创建健康正能量的社会道德文化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不讳事故青少年思维中的养成、 内化和生根发芽。同时强化网络安全和自我保护教育,提升青少年对网络风险的警惕和防范意识。(四)提高网民道德素养,创建文明网络环境根据《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精神开展广泛的网络文明道德教育,培养网民正确合理利用网络的上网意识,引导网民逐步养成安全上网、绿色上网的好习惯,做理性文明的网民。 帮助网民认识、掌握网络的传播规律,提高网民群体媒介素养和水准。 针对网络语言的不文明、不道德及低俗化倾向,积极道德引导,鼓励网民尽量说文明话,摒弃粗鄙肮脏、过黄过俗的字眼及词汇,净化网络空间。针对青少年,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开办专题讲座、开展网络话题的讨论等形式进行网络知识和媒介素养教育, 培育和构建青少年的媒介素养能力, 使他们能够辩证解读和合理利用各种媒体信息。 同时,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增强青少年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人格。(五)强化政府监管,加大网络监控网络交际大多是匿名匿面的, 监管缺乏是造成网络言论失范的重要诱因。 政府部门应牢控制网权[10],制定一系列对网络言论把关监控的措施,依法管网,规避和减少不文明、负面消极或不规范网络用语的负面影响。支持建立强势网站,为其他网站和网民做出表率。开发与运用网络用语监控设备,对网上论坛、聊天室的网络语言进行实时监督,对不合规范的网络用语及时干预或纠正,尽可能从源头上过滤、疏导、净化青少年所能接触的网络信息。 规范网站秩序,网站自觉屏蔽删除网络语言中那些不文明的低格调的污言秽语,坚决抵制或取缔非理性的、含有人身攻击带有暴力色彩的语言文字。 最后,在重要网站、论坛、贴吧、BBS 等对网络实名制进行积极有益的探索,通过上网权限管理、地址管理用户等功能来强化网络监管维护网络秩序。网络语言的盛行与井喷发展,是社会前进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打着捍卫汉语纯洁性的旗帜,而将网络语言视为洪水猛兽而封杀和禁止显然是不合时宜。 我们要理智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网言网语对社会生活的冲击和挑战,疏导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科学的语言规范观的指导下,加强网络话语的研究自觉,因势利导地规范调适和优化网络语言,有序引导网络语言规范化工作沿着健康有序合理的方向发展,努力为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网络语用环境。参考文献:[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4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 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3] 刘天明,石红宇.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 徐鹤,郑欣.关系泛化与差序传播:青少年网络语言使用及其人际交往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8,(8).[5] 杨巧.从网络流行语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7).[6] 廖志林.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J].浙江社会科学,2007,(5).[7] 戚鸣.网络暴力道德“普世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5).[8] 赵呈晨,郑欣.共享式传播:青年同辈群体中网络语言流动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9] 江南,庄园.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0] 李军政,张建,王德良.网络语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和运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8).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0/0915/704.html

上一篇:文明网络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亲子依恋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