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新时期青春电影男性气质构建研究(2)

来源:青少年体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14: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青春电影在男性气质的构建上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小鲜肉”的盛行,这种男性气质构建方式在以往非消费社会中几乎是不

近年来,青春电影在男性气质的构建上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小鲜肉”的盛行,这种男性气质构建方式在以往非消费社会中几乎是不会呈现的,因为在非消费社会中,除了“支配性”之外的男性气质类型都是不被社会公众所认可的,并不能通过大众媒体进行传播。消费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蔓延,也是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构建产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在消费社会中男性气质的表征越来越多元化,原有的在父权制下内化于人们思想中的对于男性气质一定是支配性的观念也跌落神坛,社会中的男性气质开始进入复数形式迅速增长的阶段。正是在消费主义的思潮影响之下,电影银幕中的男性气质表征方式也开始循着社会中男性气质的发展方向进行编码,并使受众在无意识状态下默然接受了这种编码方式。

除了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外,多种男性气质在银幕中的盛行,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女性主义运动带来的影响,是女性对男色的窥视在影视作品中的反馈。其实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劳拉·穆尔维、玛丽·安·多恩等学者就对女性主义观影做出过相应的研究,他们都提出了女性受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其位置是流动的。随后伊丽莎白·考威提出,在以电影幻想理论为依据的观影过程中,女性观影主体能够进行观影的认同,使自身处于观影的主体位置。但这些理论多数都是以女性身体视作为被观看的主体。近年来受到社会进步、女性地位提高以及思想的解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影片中,男性的身体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被观看和欣赏的对象,使得青春题材电影在编码的过程中,为了迎合女性观影主体的需求,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多种类型的银幕形象纷纷呈现,而这在另外一方面,也不断地催生着“妈妈粉”“姐姐粉”“迷妹粉”以及“同性粉”等不同的粉丝群体出现,并以此出现了两者相互促进、循环发展的局面。

除上述两点之外,外来文化的冲击也是导致新时期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产生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进入新世纪后,日韩及港澳台文化对中国的青少年一代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2001年4月21日电视连续剧《流星花园》在台湾首播,创造了平均收视6.99的电视剧收视记录。刚刚触网不久的内地青少年群体则通过网络观看了这部电视连续剧,并掀起收视热潮,众多大中专学生和中学生群体甚至熬夜通宵在网吧追剧。其中花美男“F4”成为当时很多年轻人效仿的对象。除台湾的影响之外,成立于2005年的韩国男子演唱组合super junior也成为当时年轻一代集体追逐的偶像,很多青少年群体在服装、发饰、行为举止等方面纷纷效仿偶像团体的成员。这些文化冲击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在随后中国的全媒体视听节目中出现了大量与之相似的“花美男”“小鲜肉”,例如上海东方卫视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加油好男儿》、湖南卫视的综艺真人秀节目《快乐男声》等,都出现了众多类似男性气质的偶像明星。反馈在银幕中,则呈现出了方文(2008《李米的猜想》)、老三(2010《山楂树之恋》)、林静(201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刘峰(2017《芳华》)等不同的男性气质类型。

三、新时期青春题材电影男性气质构建对青少年群体的影响

当代美国著名的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研究专家加德纳概括出儿童从出生到青年期(即20岁)审美感知发展的五个阶段的特征,其中指出,在13到20岁的阶段,属于审美专注的危机期,青春期的青少年审美评价标准具有相对性。他们会对以往的单一美好认可发展为对各种事物的认可。正是在这种审美感知的影响下,备受青少年群体关注的青春题材电影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而男性气质的构建就是其中之一。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多元化男性气质在银幕中的出现表现出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对于多元文化接纳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过分追求视觉效果,导致部分青春题材电影在男性气质的构建上呈现出异化趋势,对青少年一代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例如,部分影片中对于“同谋性男性气质”的夸张塑造(如《西虹市首富》中的柳建南),导致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发生变化,部分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攀附权贵以谋求父权红利,认为“左右逢源”才是人生赢家。同时,部分青春题材电影在特定情境下的“支配性男性气质”的构建中也在夸大消费主义,如《小时代》系列电影中所构建的顾源、宫洺等男性形象,家境优渥、挥金如土,会误导部分青少年的消费观念,使其超前消费,甚至进行网贷、校园贷,从而引发其债务危机。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1/0625/2101.html

上一篇:潘梓岩和潘梓曦用音乐描绘金色童年
下一篇:青少年体育舞蹈运动员功能性训练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