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来源:青少年体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2-27 18: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违法犯罪都是由不良心理和行为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有家庭的问题、家长的教育不当、学校教育方法的不当、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违法犯罪都是由不良心理和行为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有家庭的问题、家长的教育不当、学校教育方法的不当、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自身的因素。 (1)自身的因素:有些青少年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不爱学习,法律意识和观念淡漠,对突发事件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情绪容易激动,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些往往会成为诱发其违法犯罪的因素;盲目的好奇心,没有分辨的消极模仿,逞强好胜的心理,从众结伙的心理,盲目攀比的心理,嫉妒心理和报复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也是青少年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偶发事件中,他们往往意气用事,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容易想不通而走极端。 (2)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教育方法和观念的不当,父母管教方式和意见不一致,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失调,父母品行不端或有违法犯罪现象等问题,会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形成感情冷漠;烦躁、自卑、消沉、孤独和怪癖等性格,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学生,容易使他们形成自卑和怨恨的心理,发展到自暴自弃,甚至会变成情感淡漠冷酷的人,有心理障碍或认知行为偏激的人,有的则会流落社会,沾染上社会中的不良习气,被社会中的不良者拉拢引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根本原因是这些家庭的畸形教育,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父母将对子女的言行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家庭对不良人格,甚至犯罪人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父母的言行、道德。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导师,母亲的贤惠、善良、正直的品行会为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父爱是一种权威性的爱,能给家庭带来一种安全感,可以帮助子女形成对守法与违法的敏感性。所以不道德家庭涉及的问题主要在于家长的教养问题;父母灌输给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方式偏离法律和道德要求,并不重视对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反社会评价,对自己的子女的错误行为采取默认态度,这类家庭的子女通常以模仿型犯罪比较多。有些家庭的父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而且注重物质利益追求,使子女从小染上利己主义欲望,因此容易引起盗窃型犯罪,青少年年龄小,善于模仿,认知能力差,问题家庭对于他们有严重的危害,父母犯罪或有不道德行为,使青少年产生自卑,无所谓的心理;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没有威信,家庭结构松散,对青少年的正常管教无法进行。 (3)社会的因素: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社会中的一些黄、赌、毒等不良的诱惑,网络游戏虚拟梦幻世界对学生的诱惑,使学生沉溺于其中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与压力,因而产生了不能正视、面对现实,不求进取、不思上进,缺乏责任心、责任感等问题。中学时期被人们称为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梦想,却面临着梦想总是不能成真,他们渴望独立却又难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且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常常苛求责备别人,对于这些青少年而言,他们的分辨能力低下,自我控制能力差,社会的负面影响及内心希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差较大,就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阴影,形成心理问题。 (4)学校的因素:学校教育是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的环节。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主要体现分类教育刺激了部分学习的自尊心。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实行分类教育,有尖子班、提高班,由于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使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自己是差生,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这是一种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学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是学习情况,很多学生视学习为负担,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使学习方面吃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必要的鼓励,使得有些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致使有的学生自暴自弃,有的逃学,还有的甚至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上,致使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的忽视,不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引导,有的学生自私、狭隘,加之法制观念的淡薄,遇事很容易走极端,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仅有高分是不够的,培养身心健康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 面对大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及违法犯罪现象,我们老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正确的引导教育。 首先: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在遇到挫折时,要给予自己积极地暗示,告诫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好,使自己逐渐有信心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找回自己的自信,用正确的方法疏导心中的郁闷。作为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要善待他们,宽容学生的错误,特别是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找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增进情感的体验。善待出错的学生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保护,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格和心灵,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扬起自信的风帆,正确的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找回自己的自信。 其次:引导青少年学会进行自我调控不良情绪状态,学会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多与人交往,保持身心的健康,告诫他们要学会自我反省,如果自己确实有问题,就要及时的纠正过来,不能迁怒于他人。自己有问题不要回避,要努力地改正。 再次,教育学生要友好善良待人,要赢得他人的接纳与尊重,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心里一定要洒满阳光,我们要把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让爱去驱散弥漫在心中的晦气,让爱照亮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脚印,让爱在纯洁的土壤上萌发,在雨露的滋润下成长。教育学生要尊重、理解、关爱父母,加强与父母的交流与沟通,争取父母能正确对待自己、理解自己、帮助自己摆脱心理的阴影。在让学生摆脱自身心理偏差的同时,要告诫家长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环境,细心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家长不仅要在物质生活上照顾好孩子,更重要的是在精神方面多关爱孩子,体谅和抚慰孩子的心理,使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家庭的温暖,帮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 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我们老师要有一颗爱心,一双慧眼,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引导教育学生,让正确的观念、思想意识占据学生的头脑,这既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进行心理教育的唯一正确而有效的途径,用细心地询问、耐心的辅导、合理的分析,使困惑的学生解除心中的烦恼,自卑的学生找回自信,让叛逆的学生低下倔强的头,使不善于交际的学生开始学会了与人交往。用爱心、耐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育出健康和谐的灵魂,用我们的爱心和宽容之心,去引导学生暂时失当的行为,使他们内心充满阳光,成为快乐、健康和谐的人。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光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更肩负着教育学生如何“修身、养德、做人”的德育重任。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责任和师德。我们从事的教育事业其实就是爱的事业,育人的事业,用心去爱学生,这是我们最基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目的,用我们的真诚和真心去关爱每个学生,对有问题的学生,要给他们再认识、再改正的机会,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及时给予引导,使他们改正缺点,对他们必须要有爱心、信心与耐心,要持之以恒,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0/1227/977.html

上一篇:浅谈思想政治课育人氛围的创设
下一篇:中长跑运动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