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青少年自伤行为内在机制探析基于自尊的视角(2)

来源:青少年体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0 13:3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自尊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 1.发展心理病理模型。 发展心理病理模型强调早期创伤经验的致病性,认为个体在积极

三、青少年自伤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自尊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

1.发展心理病理模型。

发展心理病理模型强调早期创伤经验的致病性,认为个体在积极适应的过程中应发展出动机、态度、工具、情绪、人际五种重要能力,这五种能力帮助个体积极地适应社会,如促进个体对他人和自己的积极表征,有效地管理情绪和解决问题,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结和交往关系。如果个体在发展的关键期没有形成这些能力,面对挫折和压力时可能就得借助其他消极方式(如自伤)来应对发展中的问题。即,自伤是由个体早期创伤经验导致的、在后天发展出的一种补偿管理行为。有研究表明,早期的创伤经验会通过个体的自我责备或自我批评对自伤行为起中介作用。这一理论认为,个体对自我的消极认识和评价是导致其产生自伤行为的重要原因。消极的自我表征即较低的自尊,它阻碍了态度和能力的发展,使个体产生自我责备,进而引发自我伤害行为。研究发现,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拥有更低、更不稳定的自尊。

2.自我惩罚模型。

自我惩罚模型认为自伤者习惯用自伤行为来表达对自我的愤怒和减损。自我惩罚模型中常用“表达对自己的愤怒”和“惩罚自己”解释自伤。

“表达对自己的愤怒”和“自我惩罚”是个体不接纳自我、低自尊的表现,所以,自我惩罚模型进一步说明自伤行为与低自尊有关。心理辅导实践中遇到的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确实常表现出持续的自我减损、自我批评和低自尊,一些青少年直接用“我不喜欢自己”“觉得自己很没用”等来解释为什么自伤。Laye Gindhu 研究发现,自伤青少年自主报告的低自尊水平显著高于同龄非自伤者。很多研究结果印证,较高的自尊水平会降低自伤行为发生的可能。

总之,自伤者比非自伤者表现出更低的自尊水平。自尊作为个体的心理健康维护变量,对个体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明显。Mruk 将自尊比作自我的“保护盾”,认为自尊是一种保护性结构,它通过很微妙的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进行保护。Cast与Burke也认为,自尊是个体经历消极或负性事件的缓冲器,它作为积极自我的支柱立在那里,使个体的消极情绪不会过分泛滥,保证个体心理健康。所以,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心理状态越健康,也就越不容易出现自伤行为。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考验,又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他们往往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得很矛盾,自我不稳定,自尊波动大,容易做出过激行为。所以,保护和促进青少年的自尊健康发展特别重要,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给青少年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这样才有助于自尊的稳定和发展。当内在拥有坚定的自尊基石,面对再大的外在压力和负面生活事件,青少年也能有非常好的抵抗力,能主动寻求积极的应对之道,而非自我伤害。

[1]王泉泉,魏铭,刘霞.青少年自伤行为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基于情绪管理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7,33(6):759?768.

[2]张丽华,施国春.攻击性和自尊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5):65?71.

[3]魏运华.自尊的概念与结构[J].社会心理科学,1997(1):55?64.

[4]WAN YH,HU CL,HAO JH,et Self?Harm Behaviors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J]. 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ce Psychiatry,2011,20(10):517?525.

[5]唐杰,马颖,郭勇,等.广东省城市中学生自伤行为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806?808.

[6]黄煜峰,莫雷.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29?230.

[7]张文新.初中学生自尊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1997(6):504?508,575.

[8]GLASSMAN L H,WEIERICH M R,Hooley J M,et al.Child Maltreatment,Non?Suicidal Self?Injury,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riticism[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7(45):2483?2490.

[9]BENNUN I. Depression and Hostility in Self?Mutilation[J]. Suicide & Life Threatening Behavior,1983(13):71?84.

[10]KLONSKY E D. The Functions of Deliberate Self?Injury:A Review of the Evidence[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7(27):226?239.

[11]LAYE?GINDHU A,SCHONERTREIC?HL K A. Nonsuicidal Self?Harm among Community Adolescents: Understanding the“Whats”and“Whys”of Self?harm[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5(34):447?457.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1/0610/1990.html

上一篇:高等院校禁毒宣传教育现状及创新路径探析
下一篇:后现代心理治疗视野下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干预研